这篇文章准备了许久,前前后后买了各种东西,买来是为了能摸得着,摸得着才能深刻体会,体会过后才会有真正的认识。本文的主观认识,不一定全对,如有错的,希望能留言告之!
光纤可为两大类,一种是单模(sm),另一种是多模(mm)。单模玻璃芯管细小,波长长,1310nm以上,特别是传输距离长,多模光纤玻璃芯管粗一点,波长短,1300nm以下,传输距离短。家装传输距离短,单模多模都可以。
但选择之前光纤先看看模块的价格,因为光纤便宜,模块相对贵呀。
要买什么样的模块,来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光纤。我看网上好多文章,包括视频里都说多模的模块比单模的便宜许多。不全对!(以下说的模块价格均是咸鱼二手价格)
在10G这种二手模块里面,单模模块绝对比多模的便宜多了!正因为单模横块便宜,所以我随便 买了少量的10G模块:
上图里面也有多模的。多模的10G模块40元左右一支,单模的通街卖15元一支。下图,
10G-850nm-0.3km-MM-SFP+ 是多模模块;
10G-1310nm-1.4km-SM- SFP+ 是单模模块。
2.5G SFP模块也有单模的,也不贵,25元一支,我买回来插在TP的设备上,可以正常使用:
25G模块价格方面,单模双纤60元左右,多模双纤110元左右。
40G模块价格方面,200-400多,好多都要私聊卖家才有真正的价格,感觉单模要贵些。40G多模,要用到MPO接口需要至少8芯,意思是只布了两芯的多模光纤,接不了40G多模光模块。
至少要拉8根多模光纤。。。。
我买的这根多模束状光纤,4芯的(更多的可以有8、12、24、 48)
MPO自己也不好接,不建议家用。
综合考虑,我建议家装用单模光纤,且要两芯的,单纤的比双纤的模贵一倍!
根据《YDT1997-2009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标准和性价比,选择蝶形光纤就行,代号是GJXH,GJ代表室内,X代表缆中心管结构,程8字型或叫做蝶形,H代表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说人话就是室内皮线光纤。
建议买烽火的光纤,79元100米。京东购买链接
中间2根光纤,两侧各有一根细小的钢丝,搞拉,随便拉。(下图我买的其它小厂家的,便宜,后来买了烽火的,感觉放心些)
光纤说完了,现在说接头。前面买的模块决定了就用LC头,也叫小方头。不用买插头,要买尾纤。
下图左边是多模LC尾纤,右边是单模LC尾纤,自带LC接头了。非常便宜,10多元一束12根:
光纤的两头接上这种尾纤后,LC插头就可以插进光纤面板和光纤终端盒里面的光纤耦合器,或叫做法兰。好便宜,1-2块钱一个:
有些面板或终端盒里有法兰的就不用自己买了,买来也不贵,可以备用。
之前在拆中兴G1620时我发过终端盒的样子。其实角2个,一大一小,较大的是6口双LC,较小的是2口双LC,自带尾纤和法兰,所以叫“满配”。两个盒子的尺寸如下:
我觉得这种放在弱电箱里很适合了。
皮线里的光纤与这种尾纤通过热熔连接。再套上热缩管加固,热缩管里面有钢丝,总长度大概57mm,把它放进86盒里,刚好可以的,不怕弯曲得太厉害。
热熔,在咸鱼上找同城的就有了,好多的。200多元吧!每个城市不同,价格也不同。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干手净脚。 不然接几根就腰酸背痛,切出来光纤还有伤身的风险,剥去覆膜的裸纤又非常脆弱。真不好玩:
如果你打算用冷接子(LC冷接子7块左右一只),那么不要选择前面的2芯的,要拉两根单芯皮线,否则搞不了冷接,也可以用这种2根并在一起的:
冷接子不方便连接光纤面板,因为长度的关系,而底盒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光纤直接穿出面板来使用。
这些面板都在10块钱左右,不贵的。
下面这个更便宜,不含邮才2块钱。可是,质感真的非常好,但孔距不是60mm,装不上底盒。。。
这种适合壁挂,明装在墙上或柜边上。
有一款平口的面板,谨慎选择,即使这么小的插头插进去,尾部的线弯曲得很厉害。
放进底盒后,尾部空间不多,造成光纤的小角度弯曲,光衰加大。
建议买这种斜口面板,底盒里面才有足够的空间让接头尾部光纤大弯。
底部还有剩余好大的空间:
如果用成品线,接头比较长,顶到边缘,弯成90度了。
把白色护套捋下去,也是不太行呀:
经过这么一折腾,我感觉尾纤受伤了,接上光功率计一测,-25.95dBm,另一根新的光纤测得-4.26dBm。。。这根线只能扔了吧?
接上网卡还是有信号的,没试有多少速度。
面板底部也要预留4cm以上的空间:(不要在意插的是多模光纤)
其它没啥了吧。只布光纤,不接接头,直接盘在底盒里,等以后有需要时再折腾也可以,占一个底盒位置而已。如下图,两根双芯单模皮线:
我不是鼓吹大家都拉光纤,因需选择!家用环境,网线最实用。
家里布光纤,最实用的是从弱电箱拉一根单模到电视柜里,这样光猫就可以放电视柜,如果只有一根网线通往这两个地方,把无线路由器也放在电视柜,放上面,或倒装在柜的下方也可以,反正不建议放电视背面,挡信号。弱电箱放台交换机,其它房间可以接一台无线路由补充信号。
不自己动手也可以,申请光猫移机,有些地方免费,有些地方收费。弱电箱体积小的,真的可以这样做。
网线选择六类就行 ,我一直认为。点到点距离不超过50米,没必要屏蔽或用超六。
TP-LINK这款0.57mm经行的六类性价比就很不错,京东购买链接,再好点就买泛达的六类。
本篇完,如有出错,请指出。
若有任何疑问可留言或关注微信公众号acwifi-net, 人工回复!
在京东APP上搜索“抢红包955”有惊喜!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否则视为侵权行为!:路由器交流 » 家装光纤布网攻略和材料选购指南
光纤网络对于防尘很重要,我记得H3C还是锐捷的企业级核心交换机提到了光纤插头在接入前需要用光纤放大镜+酒精棉进行除灰.但是电信的上门安装师傅却是直接用工具”冷压”了一个LC头,看的我目瞪口呆.
糟了,我肯定融光纤收便宜了,我每根光纤才收10元熔纤费用。
大佬可以看看某宝的皮线分支器,双芯蝶缆可以套管分成两股皮线,若懒得花钱找人熔的话也方便自己做冷接。我甚至脑洞开大到1分2再2分4,GJXH-4都能给它分出来
不需要吧。我剥开后两根裸纤熔接尾纤,你这种适合冷接吧。便宜的东西我也可以买来看看
是的,大佬英明,皮线分支器可以算是冷接限定,热熔的话套管或者终端盒就够。个人感觉用在冷接上分支器+空套管还算便宜实用,我自己用到分支器的话一般会买带空套管的,可能我对皮线开剥器的用法理解不到位,大概率一刀下去会伤纤,所以习惯按照图10的方法剥纤,但这样剥又产生不了空套管,就不如买现成带空套管的。大佬v587
如果我要剥出一段半米长的裸纤,这个皮线的外皮,我要分多次剥线好呢,还是直接用手撕开两边,再慢慢分断出裸纤,最后剪断外皮和钢丝。有时用皮线剥线钳,外皮会连带着光纤保护膜一起剥掉
本人绝对是光纤布线的拥护派。但光纤布线,确实有一定门槛,对于喜欢技术的人来说,踩过这个门槛,能学到很多知识。当下千兆已经成为局域网的瓶颈,连千兆宽带很多人也用上了,但网线却成为了限制。而且网线的成本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稍微对网线有点要求,你可以试试用国标的6类7类线布线看看价格。毕竟买网线就是买铜,玻璃毕竟比铜便宜。至于收发器、光模块一类的辅材,现在的价格真的很便宜了,而且质量稳定,从2.5G布网起步,成本只会降低。简单总结:光纤布线,战未来(万兆),未来已来(2.5G基本已经普及),成本低廉。
运营商从业人员表示,单纯考虑物料和布放难度,光纤绝对是比网线便宜和灵活得多的方案。光纤更细,不易被管道卡住。不用考虑长度和电磁干扰,使用年限还长,不会成为以后网速的瓶颈。光纤熔接这点,找装维师父一个电话+两三百辛苦费搞定的事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设备成本,光纤接入尤其是支持外接光模块的设备价格都很高,而且定位就不是家用。即使是最便宜的单模双芯千兆光纤收发器单只80的成本,而且是SC接口。LC接口带光模块价格近似。另外需单占一个电源插口,也许因为他就要新增一个插排,更占空间。
我的观点是,家用场景除非需要的大带宽超出普通网线能力,比如40G甚至100G大带宽(我也想不到这么大带宽的家用需求)必须用光纤,否则选择绝大多数家用网络设备所支持的RJ45网线接口是唯一选择。家装布放光纤是“听起来很牛,用起来心累”
光纤又不贵 10G光模块也不贵,10G光口交换机也不贵。就算布上裸纤,啥都不接,有需要再接头。这才几十块钱呀。累啥呀累!
尾纤坏了还好,熔接的部分出了故障,排障加修复就不是一把网线钳子和测线器能解决的了。不过全屋光纤的确是未来的趋势,这些问题也会随着配套服务的完善而解决的。
100米距离以内,5类线即可,无需六类。
一般来说。-10到-27都没问题。。有些光口质量好些-28都可以用
埋线的时候把4芯单模光纤和网线,一起穿了。就算是预留光纤布网了,现在还是用网线。用不用光纤以后再考虑。要用以后再换面板。
光纤超过我的水平,我还是老老实实埋网线,六类非屏蔽,日线+他家面板/模块/水晶头4件套..
日线图它外皮好看吗
光纤和网线都是传输介质,数据都是电信号。用光纤传输的话,需要电–光–光–电,光纤的优点,就是传输容量和距离比网线要大,缺点是家用成本高。家用发挥不出光纤的这2个优势。个人认为,家用目前还是用六类网线布线比较好,经济适用。
我都把成本列出来了。
熔接机确实不便宜,这玩意原理跟自来水管道其实都差不多,就是能通就行。熔接光缆最便宜的办法就是家门口遇到那些光缆抢修施工队的师傅能上前搭讪留个电话,到时候联系联系,最多100块钱或者当地运营商单户安装一户的费用就搞定了。
这光纤维护和安装的成本~~是真的高~~还是电口真的方便多了
安装没成本呀,面板便宜,光纤便宜,就是 找人熔接,花个300块钱人工费。加起来不及一箱305米六类线的钱
光模块贵啊
不是吧。 10多元一个10G模块 20多元一个2.5G模块,这也叫贵呀?
首先对于楼主的这篇文章是值得肯定的,家庭是否布光纤这个问题现在讨论的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对于专业人士不值一提,但是对于很多不懂的又有布网需求是一个很大的疑虑。楼主从专业技术角度和成本角度给出了合理意见,这种探索精神值得称赞!
我最近也打算装修,也在考虑布局超六还是光纤,目前还是倾向于超六,相比六类求个安心。
一是入户带宽和流媒体。目前入户千兆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带宽了,普及万兆入户可能需要时日,超千兆的意义在于内网,nas。对于流媒体而言,国内即便是8k流媒体也跑不满千兆带宽,而普及8k可能会比普及4k来得慢得多,同时万兆带宽已经是千兆的10倍,以目前流媒体技术按分辨率算都能进行16k的流媒体流畅播放了,而16k尚不知时日,对于人眼来说可能也没必要,就跟手机一样,不是做不出4k的手机屏幕,而是对于人眼来说没有必要。
二是存储介质。单块机械硬盘带宽基本接近2.5G,只要机械硬盘不被需求淘汰,这个瓶颈会卡住很多问题,不要说raid并速,成本翻倍。基于这点,万兆也够用,如果组nvme仓库盘,当我没说。而且即便是16k本地源文件,我想万兆带宽也能胜任流媒体吧?
三是从需求角度出发。不要没有需求而刻意去创造需求。如果有超万兆需求,假如有很频繁的需求,就不会有布光纤还是布网线的问题,直接选择光纤,如果只是偶尔有,不怕时间,万兆慢点就慢点,10G到40G也就慢了4倍,前提是你得硬盘跟得上。或者我直接外接拷贝也行。不是说nvme达不到,而是家用环境我是很难想象频繁上万兆的传输。
四是电口相比光口从技术上而言不太折腾。
五是我是以10年考虑为基准,但我估计20年内家庭万兆可能也够用。各种技术不会像之前一样高速发展。
我布的六类,光纤只有书房和客厅还有过道装吸顶的地方有,其它三个房间没有放光纤,觉得房间放光纤,有点物无所用,不过放上也不花几个钱。就是没放
光纤对家庭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没发布线,有不想有太丑的网线露在外面,光纤在外观上隐蔽性强。
性能真的对普通家庭没啥意义了,确实属于折腾的犯愁了
建议布六类即可,超六没必要,线还特粗特硬,以后想换线扯都扯不动。六类跑万兆完全够了,超六是给数据中心用的,一捆捆网线需要考虑更多的屏蔽,家里没这种情况。
家用单模主要是光功太强 收光甚至可能是正的 烧模块都有可能 中间最好串多点法兰/衰耗
买2KM以下的,问题不大。烧了再换呀。10G模块便宜死人
感谢楼主为我们趟雷了,确实犹豫是不是直接上一套光纤。
感谢楼主为我们趟雷了,确实犹豫是不是直接上一套光纤。
先布好光纤,可以不接接头。把线盘起来收纳好就行。
双纤LC可以100G,不一定要mpo
我弱电箱只剩下光猫了,交换机和路由器都扔在电视柜里面,然后弱电箱刀电视柜留了两条六类网线
文章很好,不管是扫盲还是对一知半解的潜在用户都能学习到家庭光纤布网知识
有那种单模单心的光缆,成品两边都带了模块那种 ,也很方便 直接接进去就行,不用模块,淘宝上二手的 拆机的也不少。
这是跳线。可以直接穿线管拖拉不?
可以拉,精装自带的普通的16线管,一根光纤加两网线,把网线绑在光纤模块下面,别顶部对齐全绑在头部过粗就行,弱电箱那直接耦合器一接完事了,把光猫移过来,不用自己弄光纤头。
那这样很好我就怕过弯时会卡住
黄色尾纤一般是套波纹管,一管放一把10来根、25米的都问题不大。套管有技巧但是最好2人配合,先把尾纤一根根顺出来(拿着盘状的尾纤象滚车轮一样放)放地上,纤头错开用电工胶带绑好往波纹管里面送,送不动了就一个人抓波纹管入纤端象健身甩绳一样的甩,前面一个人抓住纤头到达的波纹管部位象摔鳝鱼一样往地上摔。实在不知道怎么穿管的,买双层开口式波纹管,直接套。一般的尾纤抗拉强度远超你的想象力,没有见过直接从中间拉断尾纤的,一般是拉断纤头部分。家用室内装修用2芯皮线光缆基本上够用了,尾部热熔尾纤入盘,好打理也不容易出故障。室内已经装修过重新敷设光纤的可以使用隐形光纤沿踢脚线或房顶敷设,可用热熔胶或玻璃胶施工,淘宝成套的有卖。
光纤热熔可以直接找宽带维护人员,费用不会太高,维护员还是很乐意赚点小外快的。
啥时候测一下小米和tp的万兆路由器啊?
自己作为网络工程師
真的不建议楼主的做法
1.光纤的切割是需要专门的工具
不是随便掰断接上
2.上接头是需要用99%酒精抹光纤,去除杂質
3.如果光纤需要穿喉管,也是个技术活
楼主做法可能暂时用上去没问题,但过段日子,光纤接头会因接驳不好而烧头,到时要排查重做也麻烦
一个切割器几百到几千,一台熔接机几千到几万,一个专业的exfo仪表几千
1百多平方的房没必要多
几百平方,大别墅的不缺钱找专业团队做
你是不是看错了别的文章了。 我有说过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花200-300请人上门熔接呀。。。 我真不懂你为啥会回复这些。。有没有必要,由用户决定吧!难道别人有需求就因为百来方就不配弄了??
新装修,有需要的前提下,布局光纤还是不错的。战未来!不过还是好奇最终是什么样的方案,10G的LC口模块,和2.5G的组合。
我觉得是光纤跟网线混合组网比较好
记得网上都说单模的模块光源是激光,比较热,还有距离短容易烧模块?
仍少听见烧光模块的
要加光衰,不能对着人眼
一般室内用多模较好吧
没记错单模芯细 光只有一边(单口做Rx/Tx二路) 主要用於长距离 Dispersion也较少
但单模能屈曲的角度也小( bending loss/critical radius )
多模设备少 二手设备的价格没有优势 甚至光纤本身的价格也没有优势
昨天跟站长实测了,单模光源,用多模光纤也能导通,虽然小概率会出现网速波动,但仅是小概率。个人觉得,如果家里布光纤,不清楚将来要用多模还是单模的设备,就布多模光纤,毕竟它不仅能跑多模光源,也能跑单模光源。
别多模了,多模现在根本没有任何优势,迟早要被单模全面淘汰的
就目前网络环境来说,超前
发烧友除外,真的麻烦。
我觉得目前家装光纤最实际的作用,是用来替换开发商带的垃圾网线,有些不想砸墙或者精装好的房子,直接换好点的六类线害怕卡在里面抽不过去,换光纤就没问题
试过么 是墙内替换?
我家去年别墅装修就是布的全光纤,京东自营买的山泽单模4芯的室内光缆,100米才200块,然后入户光纤那边弱电箱里放了个SC终端盒,方便多路宽带光纤接入,然后直接全部通到地下室机房里
直接让运营商来装,自己买这些花钱还耗时,算起来最后费用或许还更贵,而且自己装完之后,买来的装备以后不一定用的到!
除非你经常买房,或者移新居!
运营商是不管光猫/路由器后面那些事情的,这种做法是要找专业的弱电工程师才行,国内99.9%的家庭不需要这种布局。
站长是探索一种技术,有强迫你做什么吗?